提案点击丨产业遗产悄然消失,政协委员建议: 保护活用产业遗产,留住时代记忆

记者:刘红川 来源:最泰安 A+A-

2020/1/9 16:38:17

  产业遗产是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众多行业不动产的总称,伴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产业类型的升级转型,旧城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不少近现代产业遗产正悄然消失。为了更好地保护近现代产业遗产,今年两会,市政协委员、泰山学院历史学院赵兴彬教授带来一份“保护近现代产业遗产的建议”,希望留住时代的记忆。

  现状:产业遗产易被忽视,易遭破坏

  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过往岁月的时代痕迹正悄然抹去,郊区外独立寒风的水塔再也没有了蓄水,家门口的电报大楼也没有了当年的车水马龙,不少近现代产业遗产由于缺乏保护正在随着时代的更迭而消失。赵兴彬认为,产业遗产由于尚未被列入文物范畴,容易被人忽视,容易遭到破坏,城市建设正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身边的产业遗产也应该保护起来,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合理保护。一位老年市民告诉记者,一些之前灌溉使用的水渠如今已经失去功能,现在也无人管理,只能任凭风吹雨打日晒,慢慢废弃。

  在赵兴彬看来,虽然许多产业遗产当下没有列入文物的资格,但其中一部分未来必然会成为文物,保护产业遗产相当于提前介入对文物进行保护。此外,产业遗产作为时代的记忆,是市民“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生动凭藉,保护好产业遗产,就是给市民留下了一份美好的回忆。“比如,有特点的老旧工厂、水塔、渡槽等都属于产业遗产的范畴,它们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价值不一,现在多数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一些发达国家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开展大规模保护工作,国内近十余年才开始日益引起重视,我们应该加强保护,不做破坏之举。”赵兴彬说。

  建议:形成综合性档案资料库,分级保护

  为了更好地保护产业遗产,赵兴彬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产权关系人可以组成联合专门工作组,全面普查、筛选、登记、备案全市范围内的产业遗产情况,形成综合性档案资料库。资料库完备后,可以成立专家组,对登记造册的产业遗产,逐一进行分类评估,将其价值区分为一、二、三等级,以便于分类、分级施策保护。赵兴彬建议,政府正式发文,颁布保护条例,对于已分类定级的产业遗产予以严格保护或限制性开发,设立保护、限制性标识,惩治违法乱纪行为。“城乡规划部门在规划构思之初,应当充分考虑产业遗产这一因素,树立遗产保护的强烈意识。尤其在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中,应力避一拆了之。”赵兴彬表示。

  除了政府保护以外,结合实际情况,活用产业遗产是一条更为宽广的出路。赵兴彬建议,对于状貌、结构、功能仍然完好并且当前处于闲置状态的,可结合文旅项目适当开发。“比如具有百年历史的泰安车站街,相关部门最终保留了铁路宾馆,虽然当前正处于闲置状态,完全可以招标设计,借此开发文旅产业。”赵兴彬说,在这方面,北京“798工厂”、上海莫干山路M50风貌园、临沂小三线旧厂区保护利用,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红川】

 

点击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