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满泰安扮靓山水名城新泰安

来源:泰安日报 2018/1/15 7:15:24

点击查看原图

 

  2017年初,市十一次党代会和市“两会”作出了“践行新理念、增创新优势、建设新泰安”和打造“山水名城”新品牌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大力实施“绿满泰安”行动,加快公园、绿地、绿道建设和荒山绿化,增加绿地覆盖,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水平的新要求。去年以来,全市林业系统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现“绿满泰安”为目标,真抓实干、创新进取,林业改革发展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造林作业面积11.1万亩,完成“三边”绿化822.75公里,新建完善高标准农田林网10.84万亩,完成义务植树1080万株;全市新发展名优经济林面积5.6万亩,总面积突破170万亩;新增高档苗木花卉6000亩,总面积达到41.7万亩,面积规模位居全省前列;预计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9.62%,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450亿元;新泰莲花山创建为“中国森林氧吧”,全市“中国森林氧吧”已有3处。

  实施“绿满泰安”行动

  美丽泰安建设扎实推进

  2017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在宁阳县和新泰市召开春季和雨季造林现场推进会议,部署全市造林绿化工作。全市各级坚持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集中实施城区绿色空间、荒山绿化攻坚、绿色廊道、森林镇村、河湖湿地景观林、破损山体植被恢复“六大生态绿化工程”,着力推进“三边”(公路边、铁路边、河流边)绿化、荒山造林、高效经济林开发、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和村镇绿化提升,强力推进“绿满泰安”行动的实施。

  2017年,全市共完成造林作业面积11.1万亩,完成“三边”绿化822.75公里,新建完善高标准农田林网10.84万亩,完成义务植树1080万株,分别占年计划的138.8%、137.1%、180.7%、108%,城乡绿化的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同时,我市还启动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扎实推进森林抚育和退化林分修复,完成森林抚育40万亩。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顺利完成,共调查固定样地478个,全部通过了国家林业局检查验收。森林县城、乡镇、村居“三级联创”活动扎实推进,有5个乡镇、25个村居成功创建为省级森林镇村,其中“山东省森林乡镇”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发展绿色富民产业

  林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围绕“农村增绿、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目标,我市编制实施了《全市现代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突出抓好名优经济林、苗木花卉、林产品加工、林下经济、森林旅游五大优势产业。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对山区坡耕地和丘陵薄地实施退耕还果还林,规模化发展大樱桃、核桃、桃、大枣、板栗、油用牡丹等高附加值特色经济林基地。全市新发展名优经济林面积5.6万亩,占年计划的112%,总面积突破170万亩,预计全市经济林总产量达107万吨。

  依托泰山区农科园区、东方园林、浙江滕头、宁阳燕园等骨干龙头带动,加快推进苗木花卉产业调结构、上档次、增效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2017年,新增高档苗木花卉6000亩,总面积达到41.7万亩。泰山区被批建为“国家苗木花卉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肥城市被确定为全省现代农业苗木基地县。我市还不断加快推进泰山“四大名药”(何首乌、四叶参、黄精、紫草)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开发,全市新发展基地面积600余亩,总开发面积达到2400亩,申请的“泰山何首乌”“泰山四叶参”“泰山黄精”“泰山紫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初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已获颁证。

  2017年,我市还深入开展林果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认证和品牌化培育,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达到235个,其中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1处、省级标准化示范园10处、全省十佳旅游观光果园5处,全市标准化示范园总面积达到30万亩。先后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件,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达到19个;“三品”认证总数达到135个,认证面积达85万亩;申报“齐鲁放心果品”7个;肥城市“雨山核桃”“大王樱桃”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肥城桃”荣获山东省第二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西友牌”栗仁罐头和“不老枣牌”大枣荣获山东省第二批知名农产企业产品品牌。在第十四届中国林交会上,我市展品荣获金奖28个、银奖11个,金奖总数全省第一。

  全面加强资源保护

  森林生态安全持续稳定

  多年来,我市始终把森林防火作为“天”字号工程和大事、要事来抓,从严落实各级各层面森林防火责任制,扎实开展林区野外违规用火集中整治行动,加大巡查、暗查、夜查力度,狠抓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五一”等重要节点和关键时段的严防死守。同时,不断深化消防队伍、扑火装备、物资储备“三项建设”,全面推进以“六网”(路网、水网、电网、阻隔网、监控网、管护网)为重点的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和以水灭火工程建设,泰山水灭火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投资2800万元铺设消防主管道8.8公里、喷洒支管线2.7公里;投资1800万元在岱顶建设新型材料防火蓄水池6座,蓄水量达到1.2万立方米,森林防火的综合防控能力明显增强,保持了全市森林防火形势整体平稳。

  为有效防控林业有害生物,我市坚持飞机防控与人工防控、生物防控相结合,完成美国白蛾、春尺蠖等重大林业食叶害虫飞防作业面积400余万亩,实现了有虫不成灾的目标;加大对日本松干蚧的查防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发现疫情面积3.82万亩,已投入近200万元完成6000多亩的防治任务;加强松材线虫病的查堵和防控,完成春秋两季监测普查面积71.38万亩次,未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此外,我市还编制实施了《泰安市湿地保护修复规划(2016-2020年)》,全市累计投入3.5亿元,完成汶河国家湿地公园泮河人工湿地配套工程和清淤、驳岸工程,加快推进了宁阳洸河省级湿地公园PPP合作项目及海子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完成了肥城全域82处中小型湿地周边绿化工程,完成东平湖退渔还湖、还湿面积12万亩,全市湿地总面积达76.1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58.2%。

  此外,我市还强化林业执法管理,严格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强化林地监管保护和重点工程占用林地许可服务,严守和执行森林、林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生态红线保护”制度。2017年全市共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10353份,采伐蓄积28.4万立方米;办理征收、占用林地项目14件,占用林地面积5250亩。同时,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认真开展“青山保护”“清网”“利剑”“绿盾”等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查处和打击涉林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全市森林公安机关共查处涉林案件186起,其中涉林刑事案件4起、涉林行政案件178起;查处制止各类违规用火行为365起,其中行政处罚19人,有力地保护了林区森林资源安全。

  深入推进林业改革和科技创新

  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2017年,我市以新泰市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三权分置”改革为切入点,深入推进全市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去年以来,全市新增林权抵押贷款1900万元,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6.69亿元;完成政策性森林保险参保面积88.45万亩,保险金额达7.03亿元;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106起,评估资产达9.68亿元。全市林业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70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62家、市级示范社80家。全市林业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达到9.25万户,总经营林地面积93.47万亩。我市的国有林场改革创造了泰安经验,走在了全国前列,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此外,林业系统还扎实开展了林业科技创新年活动,深入实施新型职业林农培训工程,聘请北林大、山农大、省果科所等高层次专家教授,开展了林果科技大培训,全市共举办各类林果技术培训班321场(次)、培训林果农3万人次,受到广大基层群众的广泛好评。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创建林业科技推广基地、示范园区50个,推广林果新品种新技术50项,完成市级以上科技创新成果10项,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2017年3月份,全省林业科技创新年暨送科技下乡启动仪式在我市成功举办。9月份,全国毛梾产业发展座谈会在我市成功召开。10月份,在全省林业科技创新大会上,我市被表彰为“全省林业科技工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