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之光——文旅泰安风采录 | 历时多年自费前往海内外探寻“石敢当” 民间博物馆长房庆安的文化坚守与传承

记者:刘小敏 来源:最泰安 A+A-

2021/6/16 16:26:50

  民间博物馆是国有公立博物馆的一个重要补充,也是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力量。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泰安历史文化深厚,在这片沃土的滋养下,成长起了一批民间文物收藏人,他们带着对文化的挚爱在某一领域小有成就的同时也为文化大发展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今年50岁的泰安市泰山石敢当博物馆馆长房庆安,就是其中之一。
 


  为探究“泰山石敢当”文化的起源、演变、传播,自2013年开始,房庆安邀请海内外学者共同开展了“寻访泰山石敢当万里行活动”,行程遍布海内外;为填补研究空白,先后邀请专家学者编撰《泰山石敢当研究丛书》《泰山石敢当文化读物》等书籍,并在2012年和2016年,出资建立泰安市泰山石敢当研究院、泰山石敢当博物馆,并免费对外开放。“没有值不值得,文化的传承保护是无价的,更是等不得的。”当别人问起他这些年的经历时,房庆安这样说道。

  开展“寻访泰山石敢当万里行活动”,成立泰山石敢当研究院

  近日,记者见到房庆安时,他正在研究一件民国时期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石碑。说起自己与“泰山石敢当”的渊源,房庆安说小时候在奶奶讲的故事里知道了“石敢当”是一个行侠仗义,镇宅驱妖,为民除害的大英雄。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房庆安发现在村子里冲路的大门口、屋后、胡同口都会在地上竖块石头或在墙上镶块青砖,上面刻着“泰山石敢当”。“奶奶说,那就是石敢当的化身,给大家看家护院保平安的。”房庆安说。上世纪90年代初,方庆安所在的工作单位搬到仰圣街南段,他每天都能看到矗立在岱庙正阳门东南侧的泰山石敢当雕像。偶尔有游客在雕像前驻足,他就凑过去听听他们讲些什么,有时也“搭讪”下。从游客口中得知“石敢当”在全国各地都有,而他们最想了解的是与泰山有什么渊源,房庆安却答不上来,这让作为泰安人的他尴尬不已。

 


  “也是从那时起,无论到哪里出差我都会留心当地关于‘石敢当’的一切,有时候是一块石头,有时是当地居民口中流传的故事,有的时候则是一座小庙。”房庆安说,在此期间他搜集了很多关于“泰山石敢当”的资料,并向相关学者请教,“特别是在拜读了叶涛先生的《泰山石敢当》后,我对‘泰山石敢当’文化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房庆安进一步介绍说。

  为研究“泰山石敢当”习俗在海内外的传播和演变,弘扬和传承“泰山石敢当”文化,在各界专家友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泰安市泰山石敢当研究院于2012 年成立,泰安市泰山石敢当博物馆于2016年成立,并免费对外开放。目前,该博物馆藏品已有600余件。

  截至今年6月份,已先后到达了30多个省级行政区寻访

  “泰山石敢当”是如何从泰山走出去的?又是如何分布的?有哪些演变形式?为了探究这些谜题,2013 年9月,房庆安邀请海内外学者共同开展了“寻访泰山石敢当万里行活动”。

 


  河北、山西、四川、 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截至今年6月份,除新疆、西藏、内蒙三个自治区外,房庆安一行已先后到达了30多个省级行政区寻访。期间,为了印证福建与山东的石敢当的渊源,他曾十多次去往泉州、漳州、厦门、莆田等地。

  说起这段经历,房庆安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因为资料的缺失,每次他们都是按照一个大体的方向去寻找,很多时候只是当地人的一句“那里好像有”,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奔着去。车不通,他们就带着水和干粮步行前往,“有一次为了找寻一个在山里的‘石敢当’的石像,我们走了近8个小时,虽然我们都是大老爷们,但是很多人从没走过那么长时间的山路,为了天黑前找到,中间天气不好我们也没有放弃前进。”房庆安说,在寻访的过程中,虽然很辛苦,但他们从未想过要放弃。

  北方地区的“石敢当”在河北、山西一带分布较多,形制上比较接近,体积比较大的还在碑首刻有兽头或虎头之类。重庆地区的“石敢当”比较有特色,在蹲着的猛兽(或狮)的前面竖起一块石牌,上刻“石敢当”字迹,说起“石敢当”,房庆安如数家珍。

  传承从娃娃抓起,让老祖宗留下的“财富”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除了在国内寻找,房庆安还前往日本、东南亚等地寻访。在日本的一次寻访中,一件小事让房庆安很是触动。房庆安说,在日本冲绳“石敢当”分布很广,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说起“石敢当”的故事,当地居民甚至小学生都能说出一二,这让他很是吃惊。“小朋友的话对我触动很大,墙里开花墙外香,泰山石敢当信仰习俗已在当地深深扎了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从娃娃抓起,这更加坚定了我持续推进‘泰山石敢当’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的决心。”房庆安说。

 


  为了让青少年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泰山石敢当”精神,近年来,泰安市泰山敢当研究院(博物馆)持续开展了“泰山石敢当”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进机关、进大学等活动。为了让学生们更系统、详实地了解“泰山石敢当”习俗,认知“泰山石敢当”,他还邀请教育专家编写了《泰山石敢当文化读物(小学、初中版)》。

  为了更加专心地研究,房庆安毫不犹豫地关闭了经营多年且在业界小有名气的公司。“没啥可后悔的,没有可比性。”对于外人的不理解,房庆安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泰山石敢当”习俗逐渐失去存在的环境,这种现状必须加紧进行“泰山石敢当”的搜集、调查和研究工作,在其生态环境还没有完全消失前,为后世子孙保留一份比较完整的资料,让老祖宗留下的“财富”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敏 编辑 乔雨晴 审核 聂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