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日记丨他们让我感动,让我们更具战斗力

来源:最泰安 A+A-

2020/2/10 13:47:02

  10日,山一大二附院援鄂医护人员岳茂奎再次发布了黄冈日记。与此前描写“病房”内的种种不同,此次他通过文字让我们看到一个更为“鲜活”的黄冈,一个与时间赛跑的“奉献人群””——他们有医护工作者,有酒店服务人员,更有奔赴千里为“一线战士”赠送蔬菜的山东小哥。

  岳茂奎一行医疗队员在黄冈所居住的是纽宾凯瓦尔登酒店,一个与瓦尔登湖一样有故事的酒店;一群全天候为医护人员服务的“工作人员”与一群来自山东的医护工作者“相濡以沫”的地方。

 


 

  2月9日(正月十六),岳茂奎在黄冈度过了自己四十岁的生日,当天他吃到了到黄冈后的第一份“面条”。他很开心,因为他想念家乡的味道;他更感动,感动所有工作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

  “在酒店住了半个月,每天都面对他们的微笑和真诚的眼神,每天走出房间,都能看见门口的小桌上静静地摆放着各种水果、饮品,每天无论下班回来多晚,都能有热腾腾的饭菜......

  他们都是本地人,和我们一样被隔离在酒店里,每天接触着我们这些‘高危人群’,为我们提供着无微不至的服务,没有怨言,不会疲惫,保证着我们有足够的精力与体力去冲锋陷阵。

  是啊,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里,每个人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越是在危难的时候,越能显出人性的光辉。说到这,我不由得想起了前几天的一位山东小哥。”岳茂奎在信中这样描述着自己的“感动”。而他信中的山东小哥,至今他也不知道名字。

  “我是菏泽定陶来的,都是刚收的蔬菜,有自己的,有市场上买的,老爷子说了,这次先弄这一些,需要啥后面还有,大家尽管说!”他在见到“山东小哥”时,听到的第一句话。

  “西红柿一万多斤,白菜五千多斤,芹菜一万多斤,还有粉条,平时我们吃的,自己做的,这次都带来了”

  “老爷子在家里还筹备物资呢,我这是第一批!”

  “没啥可谢的,咱山东人在这里治病救人,不顾危险,我们出点力不算啥!”

  “我们不能在这休息,不允许停留,得连夜赶回去,回去后我也要自我隔离。”

  ......

  “满满一大车,这么多人卸了足足半个多小时,看着他们提着酒店准备的食品和水果匆匆离去,我们特别自豪,这是我们山东人的豪爽与情怀。不止这位山东小哥,还有很多人,包括企业,纷纷给我们送来各种物资,让我们时时刻刻处在爱与关怀的包围之中,让我们更加具有战斗力!”岳茂奎写道。



  附:黄冈日记之“那些人,这些事”

  早上睡醒起来,拉开厚厚的窗帘,时隔两天,又看到了似乎久违很久的阳光。低沉的心情一下好很多,昨天是元宵节,心情一直很低落,因为有病人去世了,虽然平时见惯生死,但还是让我不能释怀。

  已经快九点了,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班次,下午两点上班,晚上下班十点能到酒店,不耽误睡觉。

  简单的洗漱后,下楼取早餐。

  “早上好!”标准的动作与笑容,展现在一个子不高,大约四十岁左右的男人身上,没有一点的不和谐,他好起来好像是餐饮经理或者是领班,旁边站着几个工作人员。

  “早上好。”我礼貌的回了一下,打开保温箱取早餐。

  “要不,您稍等一会吧,面条马上来。”男经理对我说。

  太好了,这真是个好消息,来黄冈半个月,我还没吃过面条呢。大厅里有点冷,我来回走动着。

  “这里有红糖姜水,您喝一碗先暖和一下吧。”一个女服务员拉开另一个保温柜,微笑着对我说。

  嗯,太贴心了。不得不为我们居住的酒店点赞。我们居住的酒店叫做纽宾凯瓦尔登酒店。纽宾凯不知道,但瓦尔登我确是久闻大名的。

  瓦尔登湖,梭罗的湖。梭罗的这部著作我前两年就拜读过,讲的是简单的生活,心灵的升华,为生活做减法,为思想做加法。我很喜欢。酒店坐落在湖边,很应景的取了这样一个名字,当我大年初二凌晨,一走进房间,看到房间里那本《瓦尔登湖》的时候,就感觉特别的亲切!

  很快,我就看见男经理向我匆匆走来,手里端着热腾腾面条,餐盒因为太烫而有点变形,几片青菜,还有一个金黄的煎蛋躺在最上面,颜色、味道全有了。

  “您是第一个,我先给您端过来了!”男经理对我说,带着有点憨厚的笑容。

  真的被感动了,太巧了!因为正月十六对我来讲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四十岁终究离我而去了!

  在酒店住了半个月,每天都面对他们的微笑和真诚的眼神,每天走出房间,都能看见门口的小桌上静静地摆放着各种水果、饮品,每天无论下班回来多晚,都能有热腾腾的饭菜......

  他们都是本地人,和我们一样被隔离在酒店里,每天接触着我们这些“高危人群”,为我们提供着无微不至的服务,没有怨言,不会疲惫,保证着我们有足够的精力与体力去冲锋陷阵。

  是啊,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里,每个人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越是在危难的时候,越能显出人性的光辉。说到这,我不由得想起了前几天的一位山东小哥。

  那天下班回到酒店,收拾完已经快十一点,看到群里通知,让没睡的人下去帮忙搬运蔬菜,我赶到的时候看着有很多人在酒店门口等着,我们的人,酒店的人,还有很多志愿者。

  不一会,车来了。真的,原来对大货车没有具体的概念,当货车的后门打开后,我还是被震惊了!

  “我是菏泽定陶来的,都是刚收的蔬菜,有自己的,有市场上买的,老爷子说了,这次先弄这一些,需要啥后面还有,大家尽管说!”一个很精神的小哥从车上跳下来说,一点也看不出千里长途的疲惫,从他的话里,我也听出了以为敢担当、有爱心的山东老汉的形象!

  “西红柿一万多斤,白菜五千多斤,芹菜一万多斤,还有粉条,平时我们吃的,自己做的,这次都带来了”

  “老爷子在家里还筹备物资呢,我这是第一批!”

  “没啥可谢的,咱山东人在这里治病救人,不顾危险,我们出点力不算啥!”

  “我们不能在这休息,不允许停留,得连夜赶回去,回去后我也要自我隔离。”

  ......

  满满一大车,这么多人卸了足足半个多小时,看着他们提着酒店准备的食品和水果匆匆离去,我们特别自豪,这是我们山东人的豪爽与情怀。不止这位山东小哥,还有很多人,包括企业,纷纷给我们送来各种物资,让我们时时刻刻处在爱与关怀的包围之中,让我们更加具有战斗力!

  李成龙,是我们队的一名队员,也是我自己科室里的护士,业务很棒,是我们支部的入党积极分子!当我们准备从山东出发的时候,我才知道他爱人预产期只有一个月,他是科里第一个报名的,义无反顾,毫不退缩!然而当那一刻不期而至的时候,那种心情,那种揪心,我想没人能够体会,下面是他朋友圈的一段话:

  “昨晚夜里11点出发前往大别山,凌晨5点半返回宾馆,刚下班就收到了媳妇的信息,你下班了吧,这些天我几点上班她都知道,但是这个点她有点早,我怕她是不是要生了,她说没事,就是尿频,起来上厕所。快睡吧,我洗洗澡吃点东西一会儿就睡了。到了9点半就醒了,第一时间看手机有什么消息,发现了手术室同事梦雪的消息∶"放心吧龙哥,嫂子有我们照顾"。我在想不对啊,预产期还有一个月呐,排班都出来了,我给媳妇开了个视频,发现我媳妇儿不在家,她有点见红,来到医院了,这时候杨主任给我开视频,告诉我不用担心,一切有她们......”

  那天十点多,他来到我房间,眼圈红红的,紧张不安,我不断的安慰着他,最后在视频里看到刚出生的儿子,强忍着哽咽和妻子通完话,终于再也抑制不住满眼的泪水......

  附拙作一首,与诸君共勉:

  庚子元宵答国华兄

  又逢上元日,黄州夜沉沉。

  他乡思明月,同为逆行人。

  今朝赴国难,何须惜此身。

  待到归去日,花开遍地春。

  我们一起同在!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