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爸去武汉救病人了……加油……” 武汉连线 | 宋明浩:我是打不倒的小强
2020/2/8 17:32:46
“爸爸去干嘛了?开心。”
“爸爸去武汉了。”
“爸爸去武汉干什么了呐?”
“他去救治病人了。”
“那你想爸爸吗?”
“我想……”
……
元宵佳节,是万家团圆的时刻,但是有一群人没法回家,他们舍弃一家团圆,守护人民健康。节日里,援鄂医疗队员还在一线忙碌着,身在泰安的 “小开心”用视频与身在“一线”的爸爸宋明浩连线为爸爸加油。
“爸爸我想念你,爸爸加油,我们在家等你……”3岁的“小开心”伸着小胳膊为爸爸加油。陪在“小开心”身边的是已经怀孕38周的妈妈——山一大二附院消化内科护师张晓宁。
“小开心”的爸爸宋明浩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EICU主管护师,是山东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员,现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工作。2020年1月26日,山一大二附院EICU的7名护理人员向医院递交了一份《请愿书》,他们时刻准备着前往“一线”贡献力量,身为科室护理业务骨干的宋明浩就是其中一位。
“终于,上夜班的我接到电话,作为医院新一批援鄂医疗队员,随时准备出发。”2月2日,宋明浩接到了前往“一线”的指令。他说,好男儿志在四方,能够逆行而上自己深感使命光荣,也一定会恪尽职守!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真的面临出发,还是既激动又感觉一切都来得那么快。在交完班后赶紧回家收拾了行李,简单交代几句,又立即返回医院。带着院领导和医院各科老师同事的殷殷嘱托,新一批援鄂医疗队员7人奔赴济南和山东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员会合,飞赴湖北。飞机落地湖北的时候,已经是当天19时。
20时,大巴开始开往宾馆,走在路上给宋明浩的第一感觉就是:萧条、荒凉。马路上几乎没有行人,连说话都仿佛传来回声。从飞机场到住的地方大约40多分钟路程,路上能看到的就只有医疗队的车,偶尔几辆警车和快递货车。
“武汉的市中区高楼林立,寥寥灯火,仿佛一夜间人去楼空,和想象的武汉的繁华有太多不同,全车人都很有默契地沉默着。行李包凌晨两点多才到住的地方,收拾到三点半终于可以睡觉了,从昨天下午两点半到今天晚上23点半,我已三十多个小时没睡觉;睡了三个小时凌晨两点半又去拿行李,收拾完继续去睡。冷,真的冷。房间里没有暖气,中央空调被关闭了,我就盖了两床被子,才不觉得那么冷。”宋明浩这样描述着在武汉度过的第一个夜晚。2月3日23时,宋明浩在宾馆连夜写了入党申请书:“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词,回荡在我心中。”
2月6日,经过一系列严格培训,在天空淅淅沥沥下着小雨的武汉,宋明浩迎来了第一个夜班。去交班前,本该好好休息,可宋明浩却怎么也不能入睡,有点忐忑,反复想着防护服的穿脱步骤。2月7日凌晨3时,在体力和精力都是最差的时候,宋明浩与同行战友进入了医院,在相互监督提醒下,一起进入隔离病区。“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有些许的呼吸急促,短短的十分钟,护目镜就已经被雾气所遮蔽,平时所做的操作,现在需要三至五倍的时间来完成。加之对病室的不熟悉,每次都要两人同去,又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宋明浩说,大部分的病人虽然是病重,但多数是可以生活自理的;也有少数病人病危,带着无创呼吸机,无法自理,因病区是没有陪人的,这时我们就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随着时间的推移,脸颊、鼻梁已经被护目镜压得生疼,而护目镜里面也有了“一汪水潭”。“最终我们坚持到了下班,是的,我们是‘坚持’,在脱掉面屏、护目镜的一瞬间,彻底解放了。坐到返程班车上,又体会到了身心俱疲。但是这难不倒我,我就是打不倒的小强。”宋明浩说。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敏 通讯员 和树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