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城42岁男子心脏骤停命悬一线!山一大二附院多学科联动挽救生命

记者:刘小敏 来源:最泰安 A+A-

2020/6/6 9:33:30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人死不能复生。的确,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死而复生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对于正当壮年的42岁男子刘先生(化名)来说,他在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经历了死里逃生,原本呼吸心跳停止的他,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功复苏,并最终恢复了意识,获得康复。
 


  “当时以为孩子爸不行了,家人几乎都绝望了,没想到今天我爱人能好好儿地出院回家,真是想都不敢想……”说起4月29日晚上到现在一个多月的经历,刘先生的妻子仍然心有余悸,她说丈夫到院时已经没有心跳,复苏后昏迷了十余天,是山一大二附院急诊医学科和心血管内科的成功救治,让她丈夫重获生命,为他们保全了一个完整的家。

  据介绍,2020年4月29日晚22:30分左右,刘先生因情绪波动突然感觉胸部不适,随即出现意识不清等现象,家人急忙将刘先生送到医院救治。在山一大二附院急诊医学科,值班医师程岳雷等医护人员检查发现,刘先生颈动脉无搏动,血压测不出,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一切检查都显示患者已发生院外猝死。医护人员立即投入抢救: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随后刘先生恢复自主心率,但仍无自主呼吸,行心电图检查显示“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经心血管内科会诊后给予药物溶栓治疗,并在随后转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进一步救治。

 


  在急诊监护室,患者开始一直处于昏迷、心源性休克状态,医护人员针对患者情况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经过及时、妥善的救治,患者恢复意识,从昏迷中清醒过来。此后经过几次手术治疗,5月 26 日,刘先生获康复出院,出院时意识清晰,记忆、思维、行动几乎没有受到影响。6月3日,刘先生第一次回院复查,一切正常。

  据了解,刘先生既往就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救治出院后一直服用药物控制原发疾病,此次因为与人发生争执,情绪激动,再次出现了胸部不适,随后即出现了意识丧失、呼吸微弱、呼吸心跳停止等严重情况。

  “院外猝死能够抢救如此成功并不多见,这也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山一大二附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史继学主任医师说。

  “这个病例为人们尤其是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敲响了警钟。患者出院后必须严格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避免情绪剧烈波动,遵医嘱用药,戒烟、限酒、减重,避免熬夜和过劳,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回院复诊,如有不适要及时就医。”山一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主任靳凤琳主任医师说。

 


  据介绍,要预防猝死的发生,首先必须从“源头”抓起,做好猝死的病因预防工作。冠心病是中青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而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和吸烟又是冠心病的患病因素。要预防冠心病猝死,必须从控制危险因素着手。其次,要经常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及早发现有猝死危险的高危人群。比如,超声心动图可以帮助发现很多心脏疾病,如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常规心电图可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问题;血液生化检查可发现血脂、血糖异常;经常测量血压可以帮助发现高血压病。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治疗,不要拖延。同时,要避免各种容易诱发猝死的因素,如大量吸烟、酗酒、暴饮暴食等。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敏】